弘仁作品价格(弘仁作品欣赏)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0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清初画家弘仁简介
弘仁,原名江韬,字六奇,号渐江学人,又名无智、梅花古衲,出生于1610年,逝于1663年,安徽歙县人。明亡后,他选择了出家,最终在武夷山成为一名僧人。弘仁的足迹遍布各地,后回归歙县,常在西郊的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修行,与黄山、白岳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弘 仁(1610-1664),清画家。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

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他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同时也和原济、朱耷、髡残合称“清初四画僧”。在“清初四画僧”之中,弘仁绝对算是出家最彻底,最 远离世俗红尘的一位。这一点其实可以从他的绘画特色看出来。
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他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新安画多宗清(倪瓒)者,盖渐师道先路也,”画史上称弘仁、髡残、石涛、八大为画坛“四僧”。代表革新的一派。
画家弘仁“黄山雅集”的典故发生于明末清初时期。弘仁(1610年—1663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释名弘仁,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云游各地后回歙县,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
清弘仁西岩松雪图画家简介
1、弘仁,原名江韬,字六奇,号渐江学人,又名无智、梅花古衲,出生于1610年,逝于1663年,安徽歙县人。明亡后,他选择了出家,最终在武夷山成为一名僧人。弘仁的足迹遍布各地,后回归歙县,常在西郊的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修行,与黄山、白岳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2、这幅作品名为《西岩松雪图》,采用纸本材质,设色技艺精湛,尺寸为纵192厘米,横108厘米。画中的主角,清弘仁,作为画僧,他的生活状态与尘世有着明显的疏离。
3、主要成就:山水 代表作品:《枯槎短荻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弘仁少年时孤贫,性格孤僻,但是自幼喜欢文学和绘画。明朝末年的时候,中秀才,此外无再高功名。明朝灭亡之后,弘仁有志抗清,清顺治二年参加徽州人金声及其学生江天一集士民抗击清兵,保卫绩溪、黄山诸地。
4、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他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新安画多宗清(倪瓒)者,盖渐师道先路也,”画史上称弘仁、髡残、石涛、八大为画坛“四僧”。代表革新的一派。
新安画派徽州清初“新安四家”
在明末清初的中国画坛,新安四家——弘仁、查士标、孙逸和汪之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崭露头角,成为了徽州画派的代表人物。这四位画家都源自歙县和休宁,因两县在晋唐时期曾属新安郡治,故而得名新安画派。
新安画派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安徽南部,即今天的黄山市,由于历史原因,当地曾称徽州,并因新安江而得名。早期的丁瓒、程嘉燧、李永昌等人深受“米倪”风格影响,以枯笔、简淡的技法奠定了新安画派的基石。
明末清初的弘仁,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一起被称为“新安派四家”,这一画派在当时画坛颇具影响。他们四人都是歙县、休宁两地人,两县于晋唐时属新安郡治,故名“新安画派”。画派成员大多宗法元代倪瓒、黄公望两大家,笔墨简淡清逸,线条遒劲,爱写生黄山,画云海松石之经。
新安画派,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
弘仁作为“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与查士标、孙逸、汪立瑞并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或“海阳四大家”。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指出,新安画派多受倪瓒画风影响,这显示出弘仁对于前人艺术的深入研究与继承。在画坛上,他与髡残、石涛、八大一起,被誉为“画坛四僧”,代表了革新的一派力量。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安徽南部(今黄山市一带)的绘画流派。现黄山市原称徽州,秦、晋时设新安郡,新安江又是这一带的重要河流,故又常以“新安”称之。明代的丁瓒、程嘉燧、李永昌等新安画家,崇尚“米倪”之风,枯笔皴擦、简淡深厚,当为新安画派的先驱。渐江是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
清弘仁西岩松雪图作品简介
这幅作品名为《西岩松雪图》,采用纸本材质,设色技艺精湛,尺寸为纵192厘米,横108厘米。画中的主角,清弘仁,作为画僧,他的生活状态与尘世有着明显的疏离。
他的作品构图简约而深具意境,笔触苍劲,墨色整洁,尤其擅长运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技法,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秀美。他以黄山和武夷山为灵感源泉,成功捕捉到自然之美,其画作意境高远,山水之韵逸然,被誉为“得黄山之真性情”的画师。
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等。著有《画偈》。弘仁早年从学孙无修,中年师从萧云从,从宋元各家入手,后来师法“元代四家”,尤崇倪瓒画法,今所见作品如《清溪雨霁》、《秋林图》、《古槎短荻图》等,取景清新,都有云林遗意。
枯木竹石图清弘仁作品
1、这是一幅清弘仁创作的立轴水墨纸本作品,名为《枯木竹石图》。画作的尺寸为90.2厘米×34厘米,展现出艺术家对枯木竹石的独特描绘。画面下方钤印有渐江僧的字样,可以在《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弘仁》的16印,230页中找到相关记载。
2、说明:立轴 水墨纸本 90.2×34厘米钤印:渐江僧(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弘仁》16印,230页)鉴藏印:堪喜斋书画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许乃普》8印,902页)题识:渐江学人写于丰溪草堂。吴徵(1878-1949)题签:渐江上人枯木竹石图,澄庐主人珍藏。茁鑝居士吴徵书。
3、弘仁 弘仁(1610~1664),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号渐江,又号梅花古衲。工诗画,山水学元代倪瓒,境界宽阔,笔墨凝重,寓伟峻沉厚于清简淡远之中,尤以画黄山风景著称。
【嘉德秋拍】呈献李初梨收藏
1、4年,安徽省举办纪念渐江大师逝世三百廿周年渐江暨黄山画派学术研讨会及全国23家博物馆、收藏单位藏品联展,展览特别邀约5位私人收藏家参展,李初梨先生便是五位藏家之一,他的参展藏品就是即将亮相2017秋拍的弘仁《窗影群木图》。 李初梨(1900-1994),四川省江津县人,原名李祚利,曾用名李初黎。